【人民艺术】诗画背后,是浓浓的皖南乡情——专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
文|潘呈杰 王冰
进入陈辉老师的工作室前,我有着对艺术家本能的理解:丰富的书籍、工具,未完的作品……即使凌乱,也在情理。走过短短的过道,映入眼帘竟然是非常整洁的一幕:洗净排好的笔,各种形态的印章静静躺在托盘里,未完成的画铺在地上,都折得平整。茶杯大的器皿里,养着绿植,叶片健康。
房间里的一切都被照顾得妥帖,说明主人很爱这里。
风格的出现,就像一棵小树苗
陈辉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85届毕业生,也许是命运的节奏,这届学生毕业前赶上了轰轰烈烈的85美术思潮。酝酿多年的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崭新的天地:大量的西方观念和艺术流派迅速涌入。长期处在封闭环境中的艺术青年们,犹如潜在水底的人,猛地涌出水面大口呼吸;创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和自由。陈辉和他的同学们也开始尝试新的语言,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把矛盾的空间,或不同时段的东西并置”的超现实效果。这个时期的尝试,不仅影响他在后来的作品中有意识地调度场景;开放、接纳的心态,也为其转入水墨领域奠定了心理基础。
毕业后,陈辉选择了留校任教,当时的中央工艺美院(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了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成立了基础部,他也从本来的陶瓷系调入此部。岗位的变化,让他走出了陶瓷的专业领域,接触到更多元的艺术类型。也是那时,他发现了自己对水墨浓厚的兴趣:“好像中国人对水性、墨性有自然而然的默契。画起来也很容易找到感觉。”于是,他的创作中,出现了更多水墨方面的实验和探索。
当我们一起回顾上世纪80~90年代时,发现陈辉在进入美术领域最初的十年间,并没有确立风格。相反,是在不断接触各种艺术形式:从最初的陶瓷设计到油画,从油画转入水墨,再到彩墨;从一开始的写实,到后来融入抽象元素……他很理解此时的“困惑”,这样的探索在当代人眼里,是近乎“无功”的十年。但他说,“风格不会突然地出现,它就像一棵小树苗一样,每个阶段经历的风雨,经历的阳光,都会促使它长出不同的姿态。最后成为参天大树的时候,成型了。但开始,一定是在这个路径中不停地游离,寻找。”
当他娓娓道出自己的想法时,我脑海里闪过了很多那个年代的老照片:镜头里的人穿着平实、朴素的衣衫,却有着一张张意气风发的脸。不得不承认,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也意外造就了一种宽容:没有物欲的迫切,青年们有勇气,也有耐心去寻找一种自己的“语言”。他们没有太多输赢心,才愿意慢慢摸索贴合自己价值观和情感的点,深入下去。
诗画背后的皖南乡情
皖南的民居和风情是陈辉笔下最常出现的题材。在水性材料的晕染下,让人联想到诗句中:古老的庭院,门角爬满青苔;僻静的拐角处,长着一株结实的桂花。好像忽而就能看到青石阶上浣衣的姑娘。
这其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和人文记忆,更是对家乡的牵挂。“我是安徽人,从小生活在那,这个东西已经在骨血中‘潜伏’下来了。”三进、四进的老宅子弥漫着南方特有的潮湿,氤氲的光线,空气中有一种发霉的味道,它们都让陈辉留恋。他也曾在笔记里写道,“内容和元素都不是凭空捏造的,那是作者心里的独白”。
于是我们看到画面里的皖南,有粉墙黛瓦的清透,也有笼罩水汽时的袅袅。虽是黑白两色,却从不冷冽。这背后,是一种漫长时间下对故乡的怀念。敦厚、温润的乡情,是他作品中的温度。尽管如此,画家并未将描绘停留在具象的形态,而是将传统儒家文化的内涵引入其中,比如:花瓶,寓意着祈求平安;座钟,表明为人的忠孝;镜子,代表每日需对镜自省。背景中的楹联警句,也大多是为人、为事、为德的教导。强调符号背后的文化底蕴,使这些作品远离了单纯写生,更有人文情怀的厚度。
在画面布置上,陈辉也做了主观的调配,将原本对称出现的物件打散、重新组合,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观感:由于不严格还原场景,带来了新鲜的视觉体验;而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又如一根纽带,将物件恰当地融入此境。画面的观赏性也由此增加,有时用笔利落,有时舒缓细腻;近处强调对比鲜明的吸引力,远景山水的迷蒙又染出意境,形成了缓慢的、强烈的、柔软的、力量的对峙。
以动态的眼光继承传统
在当代水墨领域,始终绕不过的辩题就是:该继承正统,还是创新思维?在这个问题上,陈辉的态度并不激烈:“中国传统经典的东西,是无法超越的。它一定具备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这个永远要借鉴和学习。”但他也不赞成一味在形式上“复制”古人的制式与技法:“如果承认社会、时代是发展的,就应该承认‘传统’也是发展的。从绘画的表现形式、技巧,到价值观都在发生变化。”
而触动他进行实验的契机,来自于2003年美国大都会美术馆的一次展览。当时是中国的明清绘画和西方同时期的油画并展,令他发现:油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很远就能抓住观者的眼球;相比,中国画由于出发点是文人间的把玩、近距离观赏,纵使细节丰富,展示性却很弱。他希望能通过技巧弥补这种弱势。
首先,他摆脱了国画按一定方向、顺序铺陈内容的做法。大胆采用了西方的构图思维:强调在画面中先建立符合比例美感的框架,再于框架中统筹全局。这种源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比例思想,使画面在笔墨恣意外,增加了一种秩序的美感。其次,在造型上注重提炼形体,尽量衰减细节。这种重意轻形的做法,又与传统的水墨不谋而合。而最具个人特色的尝试,在于他将西画中的“中心用光”引入水墨:将画面的主体放在“聚光”下,利用强烈的视觉对比吸引注意力,达到分清主次的刻画效果。在不断地尝试和调整中,陈辉找到了中西思维和技法的平衡。无论是民居建筑还是室内陈设,都表现出了个人语言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实现了视觉冲击和韵味品读的结合。
- 01 程耀钢笔速写 序
- 02 时空叙事 幻象迭出
- 03 借古开今 时代新象--品读石峰山水作品
- 04 在北京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上的发言
- 05 一方水土 一方乡情
- 06 2024尹鹏出书(序)
- 07 受教多师 艺道恒长
- 08 前言
- 09 千峰万壑任纵橫,尽在激情表现中
- 10 广州画展开幕式线上讲话
- 11 物境•心境•意境 ~ 陈辉2022年新作
- 12 小品不能小 小品要有大气象
- 13 写在“风与物游”画展上
- 14 陈辉随笔写在差途中
- 15 在~“风与物游”陈博贤 柴鑫萌双个展开幕式上的讲话
- 16 美术学学术研究的重点与前沿
- 17 江河:陈辉水墨画研究
- 18 在白雪石研讨会上的讲话
- 19 胸怀浩远 笔耕不辍
- 20 写在非常时期的水墨实验课上~2020研究生选课
- 21 水陆兼程 多元并蓄 一 肖飞作品印象
- 22 综合材料创作课
- 23 乡情水缘 初心向往
- 24 相由心生.明心见性~写在刘佳画展前
- 25 铢积寸累~写在秦祺篆刻展前
- 26 即兴写在刘宇然毕业展上
- 27 传承与发展——回眸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 28 关于中国画的现代化——谈吴冠中先生“移花接木”之艺术思想
- 29 笔拙至简 以神塑形~观邓灿水墨作品
- 30 3.2018研究生新生见面会讲话稿
- 31 16届大学良师益赠词友
- 32 艺术设计与艺术创作学科前沿发言提纲
- 33 序
- 34 受益多师、勤于耕获 ------观张雨画丹霞近作
- 35 一带一路文稿
- 36 百扇语意(序)
- 37 情系边疆——民族题材创作谈
- 38 南京中国画教学研讨会
- 39 师法自然 本真由心 ——关于中国画教学与写生(一)
- 40 光影变奏 墨韵飞扬 专访清华美院陈辉教授
- 41 悟法其用 珍视特色 ——关于中国画教学与写生(二)
- 42 道法自然,以心接物——读程雁滨先生小品近作
- 43 【人民艺术】诗画背后,是浓浓的皖南乡情——专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
- 44 道法自然,以心接物——读程雁滨先生小品近作
- 45 开宗立派 教书育人 —— 纪念白雪石先生百年诞辰
- 46 关于中国画教学
- 47 王涵画展前言
- 48 【甄至沙龙】“甄品至真至美”之“丹青雅韵”——陈辉谈国画品鉴
- 49 流光徘徊中的乡土主义景观
- 50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 51 “高秋独眺,霁晚孤吹”
- 52 重估中国当代绘画”之十四
- 53 冯远序
- 54 《中国书画周刊》之——陈辉:光影交会间的真实、虚幻与感动
- 55 自我归宿水墨中
- 56 陈辉老哥
- 57 陈辉水墨画:诗与思的生命情怀
- 58 寓绚烂于简淡
- 59 羽 化 而 登 仙
- 60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 61 亦真宜幻之诗情
- 62 诗意的风景
- 63 流 光 徘 徊
- 64 多极一体
- 65 遥 远 的 “ 技 痒 ”
- 66 陈辉水墨画:诗与思的生命情怀
- 67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 68 积铢累寸 即景生情
- 69 水韵墨趣
- 70 意幻与精神
- 71 新建中国美术馆提名展500短文
- 72 综合训练与基础教育
- 73 造型基础课程探究
- 74 坚守艺术理想的行者
- 75 基础教学学科前沿阐析
- 76 当 代 水 墨 画 语 言 表 现
- 77 对中国当代水墨画的思考
- 78 中国画艺术的架构因素
- 79 前 言
- 80 当 代 水 墨 的 视 觉 与 传 播
- 81 醋 溜 白 菜 与 纯 正 口 味
- 82 创 作 感 言
- 83 笔 墨 当 随 造 型
- 84 笔 墨 当 随 意 境
- 85 基础教育与创造性培养
- 86 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研讨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