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实正红——全国名家石榴主题美术作品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
2024-12-21作品欣赏丨 丝路撷萃——首都美术家文艺志愿边疆采风作品展(三)
2024-12-21内含福利 | 灰瓦千秋韵,文化胡同藏——北京的胡同主题艺术作品展开幕
2024-12-21-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汇聚上海探讨“城市•山水”
发布时间:2021-11-14
“城市·山水——2021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于 11月12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展出来自全国28所艺术院校300多件作品,并以“城市•山水”为主题展开研讨。
嘉宾合影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唐勇力,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尚辉,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陈翔等在开幕式和研讨会上致辞。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等发来了贺信。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和研讨会分别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陈青、蒋铁骊等主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致辞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唐勇力致辞
本次展览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联合中华艺术宫、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承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担任学术指导。作为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关于山水画教学与创作的系列展,自201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首次举办以来广受响应,至今已是第八届,成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山水画专业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重要平台,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画教学与创作,它所引发的问题与思考,也越来越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
城市·山水——2021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研讨会现场
本次展览在策划伊始,即以“城市•山水”为核心命题,提出了关于内容与形式、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等学科体系的话题,凸显了城市与人、城市与自然、城市与生活、城市与时代之间的关联讨论,意图在城市与山水间寻求甚至重塑当代文化生态的新理想。此次参展作品在题材的挖掘、主题的凝练、笔墨语言的拓展、构图形式的探索,特别是在作品诗意与想象力的多元呈现上,很好地反映出当代中国山水画教学与创作的现状和思考。这说明,以“城市山水”为主题的山水画创作,具有很强的时代共鸣与学科发展的潜力。
展览现场
“城市”作为一种题材出现在山水画中古已有之。宋代的张择端、李嵩都堪称圣手,而纯然以城市为载体,特别是现代性建筑居于画面主体,还要定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全国一大批画家“为祖国河山立传”,投身到描绘河坝、厂矿、农乡的洪流中,所绘作品往往伴随着激越的气势和高亢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也留下了一批不朽的作品。
展览现场
改革开放以后,艺术家由关注社会到关注个体,再到关注个体生存的空间——城市便成为理想的载体。严格意义上说,纯粹的城市题材在上世纪80-90年代间已有诸多艺术家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尝试,但彼时的探索还带有明显的先锋性和实验性,往往与世纪末个体的焦虑互为表里;以中国画的语言来表现“城市”时还缺乏身份的认同——或是呈现情感的极致化表达,或是聚焦于形式语言本身的激荡,而传统的文化审美品格却时有缺席。
步入新世纪,随着艺术家传统情怀的回归,加之国家层面价值观的引导,城市题材再一次获得新生。当然,这一次的回归则更为从容淡定——艺术家使用的语言更为纯熟、中国画传统文脉的基因更为突显。其所呈现的生命力也超越了地域,艺术家的审美出现群体性自觉。因传统形态的艺术语言并不能有效诉诸情感,艺术家在追寻自我心境的过程中,更不断认识到城市、山水与人之间紧密的互动关系,因此“城市”也成为题材选择的必然。
展览现场
山水画教学是学术研究的延续,新的题材必然带动教学思路与方法的拓展。在本次展览中,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师生均拿出近年探索的新作,形成别开生面的城市风景。“城市山水”是中国画或者山水画在当代语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包含着新旧的碰撞,乃至矛盾、彷徨和纠结,但其遇到的一切问题,以及存在的巨大可能性,都是当代中国画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城市山水的创作实践,将为中国画传统当代化进程提供一个范式,也为传统山水接合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一个适当的接口。艺术表现时代,艺术家面对各自所处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景观的日新月异,学院派的山水创作如何面对,传统语汇如何转化,地域传统和当代关切如何兼容,学科标准和观念拓展如何兼顾,确实是有待艺术家们严肃对待的共同课题。这些兼容了学科定位、教育升级、城市发展等重大命题的讨论,都在本次展览及研讨中获得聚焦。
前言
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于描绘新时代新成就的现实主义需要,山水画中就已大量出现现代建筑元素,无论是海上、金陵,还是长安、岭南,乃至全国各地,皆涌现了一大批描绘当代山水景观的现实主义山水佳作名手。新世纪以来,传统中国画的当代化向根深推进,城市题材山水在题材视角、表现手法、创作观念等方方面面正在发生着可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画家自觉地投入到“城市山水”中。无论是切入角度、意境营造,还是图式语言,当代的城市题材山水在面貌上的多样化趋势已十分明显,随之带来的,是传统现代,东西文化之间更直接的碰撞和更深层的融合。无疑,“城市山水”正在或已经成为能代表这个时代的中国画新方向之一,而它所引发的回响或将远远超出山水的范畴。
丘挺 狮子山3 153cm×266cm 2018年
陈平 香港写生 150cm×150cm 2018年
林海钟 山色空蒙雨亦奇 32cm×45cm 2006年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袤,名城众多,这些城市是各自所处地域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在新时代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的城市,无论新老,都迸发出年轻的活力,现代城市文明和各地古老的传统文化相揉并济,形成了当代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参与此次活动的高校来全国各主要城市,涵盖了中原、华北、东北、华东、西北、西南等全国各主要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创作和教学风格具有各自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的城市文化,孕育出不同的城市山水。虽然城市山水是一个相对新兴的题材门类,各院校涉及的程度也各有深浅广狭,但其创作无一不是自觉从自身的传承特色出发,直面时代和生活,各具模样风貌。然此一方向的探索尚在初起阶段,艺术表现时代,面对各自所处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景观的日新月异,学院派的山水创作如何面对,传统语汇如何转化,地域传统和当代关切如何兼容,学科标准和观念拓展如何兼顾,确实是有待我们严肃对待的共同课题。
陈辉 山川异域 200cm×160cm 2021年
张捷 圣托里尼岛 130cm×67cm 2013年
牛克诚 晴峦暖阁 180cm×97cm 2019年
城市山水并非传统山水与当代建筑的简单叠加,也不可能用既有的语言程式生套全新的内容,其必然提出传统活化和创造性继承的问题,并在创作观念、意境拓展、笔墨形态、图式呈现乃至理论认知等方方面面拓出一片片新的余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展开有价值的探索。可以说,“城市山水”是中国画,或者山水画在当代语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包含着新旧的碰撞,乃至矛盾、彷徨和纠结,但其遇到的一切问题,以及存在的巨大可能性,都是当代中国画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城市山水的创作实践,将为中国画传统当代化,当代中国化的进程提供一个范式,也为传统山水接合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一个适当的接口。
前言
曾成钢(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
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和创作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是全国高校层面重要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平台。历年来,上海美术学院作为该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得以更深地融入到全国的体系中,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标准和教学特色,并不断提升着学科建设的水平。
本届展会,由上海美术学院从四川美术学院从四川美院手中接棒,并携手上海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共同主办,主题为“城市山水”。同时,为使活动更具专业影响力,本届展会首次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和连环画艺委会为指导单位。参会院校更是达到28所,其中有不少属首次参加,可见研讨会的影响与日俱增;而众多上海本土院校的加入,则意味着“城市山水”在这个城市的发展基础。多方响应协力的局面显示了“城市与山水”这个主题在当下受关注和重视的程度,在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不断寻求新方向的今天,城市山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突破口,其中蕴含的打开新局面的可能性,相信每一位山水画家都能感觉到。
黄越 梦之城 220cm×180cm 2019年
倪巍 浦东浦西 205cm×178cm 2009年
刘丹 小城故事 138cm×70cm 2021年
上海是中国现代城市文化最早兴起的地方,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最先遭遇和碰撞,形成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传统。当代上海山水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较早自觉地引入现当代城市元素,以上海的城市景观为题材,结合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及建筑的描绘,展现了上海的都市面貌、历史底蕴和当下的建设成就,创作出了一大批体现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当代城市山水精品力作,同时又反过来改变着本土山水画的形式样貌。近年来,上海涌现出了数量可观的优秀城市山水画家群体,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上海美术学院以与上海发展密切同步的“都市美院”为建设目标,同时着力打造新海派艺术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城市山水完全可以成为“都市美院”和“新海派”建设的一个具体路径和抓手。因此,我们在上海举办这样一场全国性的关于城市与山水的学术讨论和展示,顺理成章,深有意义。这将是全国首次高校层面就城市与山水这一命题作系统的展示和理论梳理,标志着城市山水已经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山水画门类被提出来,并被纳入到高等艺术教学的框架中,它将从山水画家个体自发而相对松散的创作方向,上升为一种集体自觉,乃至成为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画新形式。或许,这只是一个开始。
编辑 | 冯知军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冯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