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意文脉——第三届黄宾虹学术提名展”在京开幕
2025-11-03
北京美协举办基层和新文艺群体美术工作者培训班
2025-11-03
水墨是时光的拓片,而我在残垣里种光——著名画家陈辉走进文化视界
2025-10-09-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得于象内 意在象外—陈辉2023年新作
发布时间:2024-01-22

与学生们在太行山上
艺术实践中的写生与创作是通过观察心记、感悟自然而转化为相由心生、以形写意的一种表现情感的内在状态。这一情感的心源是在道法自然中对身临其境的妙想与神往,是对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体会与贯通,这一境界的含义,承载着艺术家的修为与文、史、哲的积累及生命阅历的厚重沉淀。作品的品位与格调是其人、其心,其背影的精神图谱,具有鲜明的个体识别性。在艺术表现中,是忠实于客观物象的描摹再现,还是画主观感受下的直觉。是应物象形的理性制作,还是顺势而为的由心生发,这是艺术实践者选择的创作格体。

岁月 35cmx45cm

家在溪水畔 35cmx45cm

皖南遗韵 23cmx139cm

泉声悠远 23cmx139cm

天水共长 35cmx69cm
好的艺术家在面对自然景观时,并不是马上入手绘画,而总是在地域的周边转一转、看一看、听一听,悟一悟……因为中国画的写生与创作的观察方法是动态的、可变的、移动的、叠加的。周边的景物气息与时空变化都会与作者所画的场景产生必然的关联。要表现出山水的全貌,仅靠一个角度去观察是不全面的。西方传统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所看景物有一定的局限性。有遮挡、有灭点、有焦点透视,有客观物理性的约束。在山前则看不到山后,在山下则看不到山上,故不得山脉的整体全貌,是照相机的静态取景的视角观察方法。而中国传统绘画中,古人是山前山后、山上山下不断地转着看、游着走、臥着听,要在山里住上一段时间,是身临其境的体悟至心往山岳的气象万千。故有卧游之说。坐望云峰、观山听泉、朝气日暮,卧居游历。它是一种立体的、连贯的、目游心记的观景方式。固有散点成像与平面展开的二维视觉系统,是摄像机的动态取景的视域观察方法。身居山中、触景生情。山间的四季景色、阴晴圆缺、烟岚浩渺、山峦叠嶂之变幻给他们以艺术灵感,激发于诗性里的迁想妙得,便有了心目间全貌的胸中丘壑之胜景。

云遮山间 35cmx45cm

古崖清流 52cmx69cm

山间有奇境 35cmx45cm

春水似梦 35cmx45cm
画画由心而发、直觉入画。画前明思、画中尽情。面对虚无白纸,放空自我,若无我之境,物境、情境、胸境与手感浑然一体,笔笔相生、气韵生动,以道观象、随心游走。向着艺术神秘的未知探求奥秘。物象与心象之合生发出的笔情墨妙、素白生辉。要用以形写神、似与不似的造型观去画对客观物象的提炼与升华,以看不见的道去观照看见的物。道是精神境界,是知识修养,是无限内涵。这是中国画深厚的艺术精髓和独有的文化特征,与西方艺术的格体保持着一定的差异性,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天地同辉 69cmx139cm

山川异域 35cmx45cm
艺术探索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又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痛苦而快乐的生命历程。要做好一件事、做长一件事、做深一件事,或许就是对自己选择的最好回馈。唯有好奇方可激荡心灵去探索艺术的奥秘。凝望远方,心驰所往,向着天际星空那一处永恒的光亮不懈追寻……
陈辉 癸卯岁末

课堂写生-1 69cmx23cm

课堂写生-2 69cmx23cm

听雨 23cmx139cm

风摇玉影 35cmx45cm

满塘清气拌莲香 35cmx45cm
艺术家简介:

陈辉
1959年生于安徽合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画学会理事
北京市高等艺术教育协会理事
全国高等美术教育书画学会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第11届、12届、13届全国美展评委
代表作品《中国文化》《皖南迷境异幻时》《卢沟桥之岁月》《中华瓷韵》《岁月之遗痕》《老院子的光线》《什刹海印象》等。在近30年的水墨艺术创作中,以其代表性的水墨语言诠释了极具中国本土意识的传统文化符号,构建了东方美学精神与当代艺术视觉张力的融合。在艺术直觉与生活感悟的汇通中,作品呈现出一种中国式的情怀述说与光影的神秘语境。开拓了中国画水墨艺术语言的新品种、新风貌。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独具一格。
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大剧院、浙江美术馆、湖南美术馆、云南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四川成都现代美术馆,安徽宣纸博物馆、蒲华美术馆、株洲美术馆等收藏。
作品展示:

小巷深处 35cmx45cm

万家灯火 69cmx52cm

恒古天地 35cmx45cm

溪水秋境 35cmx45cm

故乡如镜影 35cmx45cm

故土家园 69cmx69cm(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