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意文脉——第三届黄宾虹学术提名展”在京开幕
2025-11-03
北京美协举办基层和新文艺群体美术工作者培训班
2025-11-03
水墨是时光的拓片,而我在残垣里种光——著名画家陈辉走进文化视界
2025-10-09-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陈辉:千峰万壑任纵横 尽在激情表现中—观梁明水墨山水写生
发布时间:2024-01-16
梁明是我认识的画家中勤奋且高效的一位。每到一处,从不会因为气候环境的干扰而影响他的写生创作。阳光下、寒雨中、农舍前、山林间,风雨无阻不见疲惫,朝出暮归不曾间断,笔耕不辍、佳作迭出。我深被他的创作能量惊叹!被他的创作速度折服!为他作品的艺术品位与画作质量拍手赞叹。我曾不止一次问他:你是哪来的动能和不知疲倦的创作激情,他总是淡然一笑,低调地说,“我在地方更要以作品说话,笨鸟先飞吧”。正是他这样的敬业精神与专业态度,近些年来,国内的大型艺术活动及重要的学术邀请展都有他的作品亮相,梁明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
研究传统经典不忘自身个性。梁明一直关注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在他看来,只有在不断研究学习传统同时,才能有继承后的创新,而不是对传统的重复与模仿。历代的传统也是不同的,对传统的最好继承就是发展传统,与时俱进,别开生面。因此,他在写生中把深厚的传统笔墨基础转换为当下的时代笔墨语境,面对不同的物境,从本我的体悟中抒写真实自我的个性语言,进而形成了他独立的风格式样与个人面貌。艺术家的好作品就是所处于这个时代的反映,以艺术的直觉,真情的表达自身的感受。梁明的写生作品具有独特的识别性与笔墨的当代性。
尽显精微不忘整体气韵。精微与整体是画面艺术处理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写生中是面面俱到的精微刻画,还是适度刻画维护整体?是收放平衡注重气韵,还是寻求笔墨变化的意趣生成?是摆在艺术家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梁明的写生作品尽精微致广大。任凭自然物象千变万化,他均能归纳出井然有序的画面节奏。变化中的笔墨意韵塑造的自然景观统一于主观意象的空间中,平面性的布局凸显了画面的东方审美意境,致密纷落的线条和墨点构成了可视化的肌理对比与平稳性的灰面呼应,精微细致的写物与画面比例分割的面积差对应于画面的墨块与留白,形成了瞬间凝固的视觉整体,由近细微耐看转换为及远的心灵震撼。
探究画论理法不忘生活自然。古人的画画论中有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张燥的有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说,谢赫的《六法论》宗炳的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畅神”之说,石涛的“一画之法”等,梁明都深得体悟。然而以古人理法与时下自然关联中对自然的感悟与提炼从物理性上来看,应以呈现的物境状态实施笔墨技法。从精神性方面来看,应有承古人理法,明心见性的高远胸襟。由此形成的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写生状态,将物镜、情境、心境贯通一体,升华了自然的实境,幻化出梁明胸中对自然世界转化为精神世界的意象境界。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以真我回归本心,随心所向。曲尽法度而妙在法度之外,任由千峰万壑纵横,尽在激情表现中。
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陈辉
癸卯大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