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国文联领导看望参与创作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6-09-23

2016年8月26日,中国文联主席、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总顾问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工程组委会主任赵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徐里等来到清华大学,走访看望了参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部分美术家,观摩了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艺术交流。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左一)向中国文联孙家正主席(左二)介绍清华美院情况.jpg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左一)向中国文联孙家正主席(左二)介绍清华美院情况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党委副书记邓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功强等与到访来宾在工字厅举行了会谈。


会谈结束后,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中国文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冯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功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赛等陪同孙家正主席一行在美术学院看望了代大权、王宏剑、王君瑞、陈辉、魏二强五位艺术家,并观摩了他们承担创作的《唐宋八大家》、 《楚汉相争·鸿门宴》、 《永乐迁都北京》、《中国瓷器》、“孙子兵法”项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王宏剑向领导们介绍了创作油画《楚汉相争·鸿门宴》的过程。王宏剑根据历史文献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征,历史事件的场景等资料,用绘画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他把项羽按剑、项庄舞剑等几个经典动作统一在一个画面之中。“项羽是宿迁人,鸿门宴时28岁,所以我前后找了3个28岁的宿迁小伙子做模特来模拟塑造他的形象。”王宏剑说。

绘画系代大权教授(前排中)向孙家正主席等中国文联领导汇报创作情况.jpg

绘画系代大权教授(前排中)向孙家正主席等中国文联领导汇报创作情况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左中一观看代大权教授作品.jpg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左中一观看代大权教授作品


代大权教授向孙家正主席介绍木刻版画技法.jpg

代大权教授向孙家正主席介绍木刻版画技法


领导们在绘画系副教授王君瑞的画室,站在这幅已经接近创作尾声的大型油画《永乐迁都北京》,王君瑞说:“为了创作油画《永乐迁都北京》,我买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明代永乐年间的书,也算把‘明朝那些事儿’弄明白了。”谈及创作,油画家王君瑞的收获令在场嘉宾和专家都会心一笑。他说,在“投标”了《永乐迁都北京》这个创作题目之后,他通过朋友介绍,在清晨故宫未开门之前得以进入故宫收集资料,“拍了好多照片,最初背景是太和殿的正面,但我听了专家建议,把午门背面作为画面背景,以突出‘迁都’的主题。后来尺幅要求变了,所以两边的景物比例设置又进行了修改。”

绘画系王君瑞副教授(右三)向中国文联领导介绍创作过程.jpg

绘画系王君瑞副教授(右三)向中国文联领导介绍创作过程


孙家正主席及中国文联领导与绘画系王君瑞副教授交流.jpg

孙家正主席及中国文联领导与绘画系王君瑞副教授交流


冯远观看王君瑞副教授的作品.jpg

冯远观看王君瑞副教授的作品


在绘画系陈辉教授的工作室,嘉宾们得上二楼,才能看全他铺在地上的大画《中国瓷器》。据他介绍,最初一些专家的建议是将瓷器分类着色,但经过讨论,他觉得图解博物馆现存的瓷器并不是这件作品的意义。“我用擅长的水墨语言尽可能表现瓷的莹润、通透、高洁和美的造型,并通过光线变化营造亦真亦幻、似有似无的效果,传达历史的厚重感。”他介绍,第一稿画的是窑厂场景,主题不太明确,第二稿增加了多宝阁,“但宋代没有多宝阁,清代才有,所以又改。前后一共画了五六稿吧。”

清华美院绘画系陈辉教授(右)向孙家正主席及全国文联领导介绍创作过程.jpg

清华美院绘画系陈辉教授(右)向孙家正主席及全国文联领导介绍创作过程


清华美院绘画系陈辉教授(右)向孙家正主席及全国文联领导介绍创作过程2.jpg

清华美院绘画系陈辉教授(右)向孙家正主席及全国文联领导介绍创作过程


中国文联领导观看陈辉教授作品.jpg

中国文联领导观看陈辉教授作品


清华美院雕塑系副教授魏二强的《孙子兵法》也经历了数易其稿的过程。“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子是个什么样的人,面目比较模糊,因此他的个性表达就能吸引观众。在听了专家的建议之后,我感觉不合适从正面表现,于是选择了背身侧面的姿势,以不张扬、有计谋的形象营造孙子给士兵面授机宜的瞬间。”

冯远(右一)向孙家正主席和赵实书记介绍魏二强副教授的创作小稿.jpg

冯远(右一)向孙家正主席和赵实书记介绍魏二强副教授的创作小稿


雕塑系魏二强副教授(右一)孙家正主席介绍创作过程.jpg

雕塑系魏二强副教授(右一)孙家正主席介绍创作过程


雕塑系魏二强副教授(左一)中国文联领导介绍创作过程.jpg

雕塑系魏二强副教授(左一)中国文联领导介绍创作过程


在观摩中,孙家正主席一行领导,还和艺术家们举行了座谈。孙家正对艺术家的艰辛创作表示感谢,赞扬了艺术家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强调了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标准,并就深化作品的历史品格和艺术表现力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赵实表示,这一工程的作品将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教科书,可以留给历史、留给未来;艺术是自由开放多元的,但主题性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是有高标准严要求的,在创作和评审过程中,历史学家、考古专家、艺术家坦陈创作想法,不断补充资料进行修改,专注创作,其精神令人感动;期待这一工程能够产生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真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传之久远并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


中国文联领导与清华大学及美术学院领导、教授合影留念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由中宣部批准,财政部、中国文联、文化部联合主办,中国美协承办。工程历时5年,用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呈现煌煌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呈现一批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一批杰出历史人物,展示中华科技文化成果,描绘历代社会风情图卷。


工程中150个题材的165件作品由近300位艺术家创作,现处于创作收官的重要阶段,将于9月10日前汇集到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评审验收,预计11月中旬在京展出,明年起在国博进行长期展陈。这一工程的作品展现中国立场、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手法兼容互补,作品多画种、多形式、大体量,凝聚了集体智慧,突显了艺术风格。为了保证这次工程的思想艺术质量,保证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这次创作始终有资深历史学家和建筑史服饰史等方面的专家指导。(图、文: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