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意文脉——第三届黄宾虹学术提名展”在京开幕
2025-11-03
北京美协举办基层和新文艺群体美术工作者培训班
2025-11-03
水墨是时光的拓片,而我在残垣里种光——著名画家陈辉走进文化视界
2025-10-09-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因材施教,和而不同——陈辉老师和他的研究生们”线上展开展
发布时间:2022-05-01
清华新闻网4月18日电 近日,“因材施教·和而不同——陈辉老师和他的研究生们”线上展开展,展览分为“心随所向”“纳墨生辉”“集虚有意”三个单元,展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和他的硕士生、博士生近40人的78件作品,展现了陈辉“因材施教、注重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及其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探索结出的果实。美术学院教授张敢担任学术主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院始终立足当代,在传承中创新,包容并蓄、取长补短,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优长。这对陈辉的教学产生了影响,使其在艺术教学上具有开放的理念,主张最大限度发扬学生的艺术个性。在他的实验水墨课上,学生用水、用墨、用手边的任何材料,肆意挥洒。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将偶发的墨迹化为赋有巧思的艺术作品,使画面由松至紧、从广及精、使腐朽化作神奇。在他的静物写生课上,他引导学生将眼前的繁多物象纳入胸中,用移花接木的方式重组画面,使普通的写生也具有了创作性。这些无疑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陈辉的水墨实验课
陈辉认为,因材施教是艺术教育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创作虽然有其内在规律,但不能有统一答案。他主张教学相长,相信学生有自己不具备的闪光点和想法,在教学中要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建立起师生间的信任。也正是这样,学生们能够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追寻心之所向,并生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他的学生表示,陈老师“知晓我们的脾气与秉性,关心我们的成长与变化”,能够“在我们虚而往时,带给我们实而归的能量和勇气”。也因此,陈辉众多研究生彼此的作品的风格、画种、题材、主题、技巧、语言等都不一样。
陈辉特别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他认为中国画教学,首先是培养人的情怀和教养,“画离不开德,厚德才能载物。技离不开艺,德艺即画品,画品即人品。画格即是人格的投影。”他对同学们说,要注重积累和精神境界的陶冶,努力追求自我品格,崇尚民族风格特色。他常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激励学生们,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使艺术作品最终能经得起人民、社会、历史的检验。
参展师生作品

《山川异域》 陈辉

《岁月之遗痕》 陈辉

《游山不知年》 陈博贤

《道胜境》 崔朝阳

《北湖初雪》 郭睿

《凤求凰》 李辰

《智者乐水系列209》 刘利平

《吾植》 藤腾

《山地响动》 田希军

《朝九晚五》 王冲

《中国行》 王聪

《援非日记——中国医疗队在非洲》 王墉

《那片云》 殷胜
供稿:美术学院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