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意文脉——第三届黄宾虹学术提名展”在京开幕
2025-11-03
北京美协举办基层和新文艺群体美术工作者培训班
2025-11-03
水墨是时光的拓片,而我在残垣里种光——著名画家陈辉走进文化视界
2025-10-09-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清华美院8名教授作品入选“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0-01-09
清华新闻网1月9日电 日前,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岁末,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要“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讲话精神,“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当今美术界最重要的美术家、理论家和领导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伟大祖国诞生70年来所培养的70位顶尖美术家的作品。清华美院教授冯远、刘巨德、杜大恺、曾成钢、李象群、代大权、顾黎明、陈辉(排名不分先后)作品参展。

冯远 《今生来世》 220x509cm 2011年 

刘巨德《出生地》 纸本设色 145cm×365cm 2016年

杜大恺 《汝将余霞铸成山》 123×248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曾成钢 《梁山好汉》

李象群 《徐悲鸿先生》

代大权 《老师,生日快乐 》 120x240cm 木刻 2017

顾黎明 《持锤门神——蓝色版 》 195x114cm 布面油彩 2016

陈辉 《家园故土系列》(4条屏)
清华美院教授冯远、刘巨德、杜大恺、曾成钢、李象群、代大权、顾黎明、陈辉(排名不分先后)作品参展。 本次展览所邀请的美术家可大体分为两个部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美术家和中青年美术家。第一代美术家虽至耄耋之年,却精神矍铄,在创作上仍保持着虎虎生气,笔耕不辍,佳作迭出;坚守在创作第一线的中青年美术家们,成长于新时期,活跃于新时代,在当代美术格局中,发挥着精神引领和创作导向的作用。可以说,第一代美术家与中青年美术家所构成的强大阵容,不仅建构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逻辑,还昭示着中国当代美术的未来与希望。
本次展览是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四大门类的全画种展览,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要“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讲话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博物馆特别邀请了70位活跃在创作一线且成就突出的美术家,共襄“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之盛举。参展作品所构成的宏大叙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新中国美术的巨大成就,见证了伟大祖国70年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70年来,美术家们始终与国家、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将自己的创作紧紧地与人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新中国建立的初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美术创作均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整地呈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在塑造时代风貌方面,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在国家级文化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不仅仅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的献礼,同时也是一次对新中国美术70年发展的一次彻底梳理。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2月9日,为国家博物馆和首都的观众们近距离欣赏新中国美术发展70年中的精品之作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随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同时召开了“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座谈会”。除了对文艺“培根铸魂”宗旨问题的讨论,专家们也针对中国美术现代性建构中的命题,如“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油画的民族化”“雕塑的本土化”“传统美术资源的当代性转换”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陈池瑜参加并发表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