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学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25-03-24山水圈2025(系列16),陈辉
2025-03-24让传统水墨在展厅“活”起来——记陈辉教授江苏巡展策展总结座谈会
2025-03-13-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画和远方——2018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写生创作营课程介绍
发布时间:2018-09-18
在写生中体会创作
创作与“主观”相关,写生与“客观”关联。长时间的“主观”会导致失去客观性,长时间的“客观”会导致失去主观性。我们很难做到绝对的主观创作,也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写生。
写生是用客观的方式去描绘主观世界,描绘那些我们看不到的事物中存在的现象和本质,直至它们呈现在我们的画面之中。创作是以主观的方法猜想客观世界,猜想哪些我们看的到的事物中存在的情感和寄托,直到它们融入到我们描绘的事物里。写生过程中的每一笔、每一划都会有创作的因素,都伴随着冲动和幻想,因此写生也是思想的组成部分。创作过程中的每一时、每一刻都会有写生的痕迹,都伴随着色彩和形象的联想,所以创作也是行动的组成部分。
在写生与创作活动中,我们很难分清“想与做”的区别,先想后做或先做后想,抑或边做边想都会成为思考的体现,但我们却可以看到想象的光芒、可以体验到行为的意义。它们既来自于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来自于我们心灵所感受到的事物,我们将会见证自己是怎样神奇的将两者融为一体,并且在这奇妙过程中期待改变、迎接升华、期待觉醒。
——李睦
【任课教师及作品】
李睦教授写生作品
曲欣教授写生作品
包林教授写生作品
陈辉教授写生作品
王君瑞教授写生作品
韩敬伟教授写生作品
【大龙门写生基地】
写生现场
门与筐
秋收
光影
茶话
山风
大山
农家
基地
休闲
写生
树梢
【课程设置及要求】
写生创作 (10月8日--10月26日)
创作与课程展示(10月29日--11月2日)
全部课程及讲座由清华美院绘画系教师相继担任:李睦老师、王君瑞老师、曲欣老师、文中言老师、包林老师、韩敬伟老师、陈辉老师。具体课程以实际安排为准
1 由任课教师分几部分讲授写生创作中的感受和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问题的理性分析思考。包括教师作品示范及较为系统的作品理论分析。
2 学员根据课程的基本要求开始写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体会理解写生与创作的关系,逐步确立自己的个性化风格,逐步完成在以往绘画基础上的改变和提升。每位学员需完成一定数量的绘画作品。
3 教师对学员的作品进行集中讲解,针对每位学员进行讲评,这个环节会自始至终贯穿整个教学,在讲评中共同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个环节对于教学目的的达成非常重要。
4 展览研讨在写生结束后进行,由任课教师负责策划、安排展出、参与讨论、负责宣传。
满载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