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文章

01醋 溜 白 菜 与 纯 正 口 味

时间追溯到1997年3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展厅正在举办李睦、王君瑞、陈辉三人画展。展前我们曾通过院办邀请吴先生来看我们的展览,院办回复吴先生是否能来不好确定…… 时值展览结束前一天,吴先生的身影出现在了画展上,着实的让我们几个旗下弟子喜不自胜,激动不已!吴先生认真而细心地看着每一幅画,期间他就绘画的造型、色彩、形式语言、艺术格调、审美问题及艺术家的民族责任感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形象比喻,当时的情景,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02创 作 感 言

时代与观念的俱进,实验性水墨逐渐突破了纯粹传统意义上的图式面貌和用笔的程式,为当代水墨注入了鲜活的生机,形成了具有广泛的国际性视觉艺术语言。水墨形式所表现出的酣畅淋漓的浓淡变化,黑白灰空间奇妙而无穷无尽,水墨交融的渗透与流动呈现出梦幻般的神秘;它涵盖着一种肃然的庄严性和揭示事物内在因素的理性思考,以及静观世界的观念与境界。

03笔 墨 当 随 造 型

笔墨在中国画艺术中被视为界定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好的笔墨是对艺术作品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的解读,好的笔墨是造型与形式浑然一体的气韵表达,好的笔墨更是形神兼备、意境幽远的和谐之音。因此,可以这么说,笔墨的好坏是依表现物象生动的造型来构成它的存在意义,依塑造形态结构的鲜活灵性来显现它的价值。造型决定笔墨的走势,笔墨是造型的重要技术支撑,笔墨为造型服务,离开了表现具体物象造型的笔墨和对物象表现的生动性,笔墨没有价值。

04笔 墨 当 随 意 境

中国画与西洋画本质的不同是中国画以意象为本源,笔墨的造像不仅仅局限在对客观物象的模仿上,而是从观察对象和体验生活入手,将客观物象提炼并升华为主观的意象形态,(体现在对似与不似之间,意在笔先、形寓心中、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把控上)即造型的写意性及精神性在画面中的艺术定位。 艺术家的情感和修养,对生活真、善、美的认识深度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积淀和信仰,是作者孕育着的艺术创作源泉。情与景汇,意与象通,借景抒情,以情造境的表现手法,烘托和渲染了诗情画意般的画中意境,画外之弦音在静谧、凝重、幽然、飘逸、典雅、孤远的不同

05基础教育与创造性培养

多元化是学院化教育必要的一种艺术教育方式。它反对师承一家,强调广纳博引,兼收并蓄,吸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多元化带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增添了活力和繁荣的气象,拓展了学术问题的横向交流和纵向发展,是当代艺术运动的发端和任何新流派诞生的必然原因。

06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研讨会发言稿

对于传统,我们的态度是学其精神,学其精华,吸收与消化之后进行变通与创新。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艺术家不识传统等于文化缺课,但过于沉溺传统势必缺少创新与变革,因为传统也在变化和推进着。传统是动态的,继承传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发扬和创新,创新是时代的使然,创新就可能有鲜活的艺术生命的出现。同时,中国画里意象画境、笔墨逸气、人文精神、文化素养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中国画与其它造型艺术的不同之处,这一特有的艺术约束性也形成了中国画艺术的特殊性。

共 86 条 123456789